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6月13日电 题:内蒙古大兴安岭:不断增值的绿色GDP
中新网记者 张玮
“落实国家‘双碳’战略,内蒙古森工集团确立了力争到2030年,以占全国3.8%的森林面积,实现国家森林蓄积增长10%的目标。”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闫宏光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。
近日,内蒙古森工集团发布数据显示,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每年达7857.95亿元,在固碳、储碳方面优势巨大。
1952年,为了建设边疆、支援国家建设,复转军人、工人、农民和知识分子从四面八方走上高高的兴安岭,踏进茫茫的林海雪原,开启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改天换地的开发建设历程。
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,如今,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。
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,当了几十年林业工人的全国人大代表周义哲介绍:“据测算,2018年我们这里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(为)6159.74亿元。”
而他口中的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”便是绿色GDP,除了林木本身的价值,还有绿肺效应,更能带来旅游、林下经济等,这些都是不断增值的。
闫宏光说,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,最大的优势在生态,最大的潜力在生态。
内蒙古大兴安岭1067万公顷的生态功能区内,森林面积达837万公顷,分别占国家、内蒙古森林总面积的3.8%和32.01%;9.41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,分别占国家、内蒙古的5.36%和61.62%。“是我国‘两屏三带’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着将大兴安岭这条‘东北脊梁’打造得更加坚不可摧的重任。”闫宏光如是介绍。
作为全国最大国有林区的守护者,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务林人成功完成从砍树人向看树人的转变。
据统计,1998年至2018年天保工程实施20年间,当地林区林地面积增加138.74万公顷,相当于中国第七大沙漠——库布其沙漠的面积。
内蒙古森工集团官方数据显示,过去6年间,内蒙古大兴安岭高标准实施天保工程、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,完成森林抚育3320万亩、人工更新造林58万亩、补植补造151万亩、退化林修复40万亩;新建湿地公园6处,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35处。
同时,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,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,湿地保护率由17.07%提高到52.74%。
闫宏光表示,内蒙古大兴安岭将着力打通“绿水青山”到“金山银山”的转化通道,把林业打造成更有奔头、更有吸引力的行业,交出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。(完)